肝炎症状 | 探讨六大肝炎
探讨六大肝炎
肝炎即肝脏发炎,是由过滤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。肝炎可能由病毒感染、化学物质、药物滥用、某些药物和免疫系统失调造成。现今已鑑別出最少有六种不同的肝炎病毒,可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庚型。一般由病毒引起肝炎都是急性肝炎,而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有机会演变成慢性肝炎,成为长期带菌者。
甲型肝炎:病毒性肝炎的一种,通常引起急性肝炎及黄疸。大部分患者都能完全康復,但亦有极少数的病例会发展成肝脏衰竭,甚至死亡。
乙型肝炎:病毒性肝炎的一种,可引起急性及慢性肝炎,更可导致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。
丙型肝炎:是一种可破坏肝脏的RNA病毒;部分丙型肝炎带病毒者会因慢性肝炎而令肝脏出现伤疤、甚至演变为肝癌,就像乙型肝炎一样。
丁型肝炎:是一种无法独立传播的病毒,需要依附在乙型肝炎病毒才可以在人体细胞内繁殖,因此,患有丁型肝炎的病者同时患有乙型肝炎。丁型肝炎的传染和乙型肝炎是一模一样,可以和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病人,或在病人感染乙型肝炎成带病毒后重复感染丁型肝炎。双重感染乙型和丁型肝炎的病人,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机会较高。
戊型肝炎: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。患者多数是成年人,但是怀孕的妇女感染戊型肝炎,出现严重併发症的风险较高。戊型肝炎病毒是经由肠道传染,主要是透过受患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,进食生或未经煮熟的贝壳类海产而传播。戊型肝炎透过人与人接触而传播不及于甲型肝炎有效。
庚型肝炎:最新发现的新病毒。暂时未能评估该病毒在香港的严重程度。
肝炎症状
大部份肝炎患者沒有明显肝炎症状,不同种类肝炎症状和潜伏期如下:
肝炎类型 |
病徵 |
潜伏期 |
甲型肝炎症状 |
起初肝炎症状:似重感冒,如轻微发热、全身疲倦、肌肉痛、头痛、食慾不振、噁心呕吐、上腹不适和胀痛,便秘或腹泻等 约26星期后肝炎症状:皮肤和眼白会变黄,小便呈茶色 |
2至6星期 |
乙型肝炎症状 |
6星期至6个月 |
|
丙型肝炎症状 |
黄疸(皮肤和眼白会变黄)、疲倦、腹部不适、小便颜色加深,就像茶一样颜色。 |
15至60天,平均40天 |
丁型肝炎症状 |
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右上腹部疼痛、黄疸、肝脏肿胀等。
|
/ |
戊型肝炎症状 |
黄疸(皮肤和眼白会变黄)、疲倦、腹部不适、小便颜色加深,就像茶一样颜色。 |
15至60天不等,平均为40天 |
庚型肝炎症状 |
一般病毒性肝炎的癥状,例如食慾不振,噁心,右上腹部不适,疼痛,黄疸,肝肿大,肝区压痛等。 |
/ |
肝炎治疗方法
一旦被诊断患上肝炎,应多注意日常生活健康,戒酒戒烟酒,保持均衡饮食、定期做运动和有充份的休息,保持肝脏健康,亦宜避免服用未经医生处方的药物,以免损害肝脏。
肝炎类型 |
治疗 |
甲型肝炎治疗 |
甲型肝炎并沒有特定治疗方法,但某些措施可改善病况: l 避免喝酒 l 多卧床休息 l 多喝水 l 保持良好的个人衞生,避免「口粪」传播 l 如情况转差,就应服用处方药物 |
乙型肝炎治疗 |
服用抗病毒药物,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生长,以纾缓症状 |
丙型肝炎治疗 |
服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生长,戒酒和定期检查肝脏 |
丁型肝炎治疗 |
现时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|
戊型肝炎治疗 |
大部份患者在接受三至六週的支援性治疗及休息后便可痊癒。 |
庚型肝炎治疗 |
现时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|
怎样可以避免感染病毒性肝炎?
要防止病毒性肝炎感染,你应该避免高危因素。以下方法能减低感染甲型及戊型肝炎的机会:
- 进食完全煮熟的食物,尤其是海鲜。
- 避免进食由非法食档或小贩售卖的食物。
- 在处理食物前、进食前或如厕后应用肥皂洗手。
以下方法能减低感染乙型及丙型肝炎的机会:
- 採取安全性行为(如正确使用安全套)。
- 切勿与人共用针筒、利器(如剃刀)、私人用品(如牙刷)。
- 小心处理利器,慎防针刺意外。
- 适当处理伤口。
- 确保所有再用的仪器都经已彻底消毒。
早于一九八八年,本港政府为6岁以下儿童免费提供乙型肝炎疫苗注射。如果你想知道你是否需要接种甲型或乙型肝炎疫苗,详情可向医生查询。